夏威夷交流有感
Just feel free to close the door, if you want, David. 開篇的一句話就把我這個在國內絕不允許被關著門寫作業的標準家長眼皮子底下的好學生給震住了。 “開著門”的教育毫無疑問給了我百分百的效率,百分百的與手機無緣,但站在門外的父母,給你端牛奶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在注意你的父母能一輩子跟在你的身后嗎?于是我問美國的孩子,獨自在房間你會偷玩游戲嗎?他疑惑的表情告訴我為什么要“偷”玩游戲,為什么關著門就一定要玩游戲,難道玩游戲與學習的平衡還要別人管嗎?
每個美國孩子閉著門的背后不僅僅是自由,更多的是家長對孩子的信任、尊重和美國孩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第一步。
教堂里與父母每一次親密的擁抱,每一句感謝的話語,見面時每一聲簡約而面帶微笑的你好、早上好為何離我那么近又那么遠,最簡單的尊重與感謝在我們的眼中為何那么肉麻,中國人講大孝、禮義孝的大海磅礴地流向五千年的歷史深淵,那又為何不能分出一支小支流把他融到平日的小事中,讓他澆滅我們與家長小沖突時產生的火苗,讓它滋潤繁忙趕作業時透出的一絲冰涼。 前些日在地鐵站里當志愿者,看著年輕人對著不會用地鐵卡的親人一板一眼,心是涼了些,但一想,或許還是那扇門的原因,我們不懂關上那扇門,于是愛變得濃厚,變的沒有界限,擴散成了“打是親,罵是愛”,漸漸沒有了給愛留下的空白空間。中國母親把自己一生的愛全部注入了孩子,這是中國母愛最偉大的一面,但或許也會遭到孩子的反抗,于是便有了母子一場,情深似海,但沒有了界線,尊重就薄了,海一般的愛,一絲絲小脾氣又怎能驚起大浪,小吵小鬧漸漸不在意,凸起了小火山就隨時在你我間爆發。
或許你會問我3:00放學的他們還有大把的光陰不學習,豈不是浪費了,那可不一定,他們十六歲便坐在車子的駕駛座,學會了我們十八歲才能有的技能,他們更早便能找到自己的一份工作(host family的每一個人都在教堂有崗位),體驗我們20歲之后才會做的事,他們愛唱歌,上網球課,星期六花一整天在教堂里面禱告,在教堂里學習玩耍,信仰在他們心中已根深蒂固,登上山頂,仰望天空,眺望大海是他們的最愛,她們的生活真的很輕松、自由,親近大自然,但他們真的沒有把很多是假放在游戲上。
如今所做的一切,看過的書,走過的路,都會在你未來的足跡中得以體現,如果你不想成為專業游戲機啊,如果你只是覺得游戲可以為你在對話中好大哦更多話題,那就讓它成為一種娛樂,不要用大把時光去思念,畢竟還有事等著我們去嘗試,還有很多生活等著我們去感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世界那么美,總得留時間去感受吧。 如果我們也有3點的放學時間,你會選擇寫完作業玩游戲,然后呢?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上一篇: | 德國,不是冬天的童話 |
下一篇: | 夏威夷交流感想 |